找到相关内容344篇,用时1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无我论

      被称为“印中之印”“诸法无我”,乃佛教三法印核心,是贯彻佛家诸乘诸宗教理命脉,为鉴别是否佛法准衡。大乘佛学分诸法无我为人无我、法无我两层义蕴。人无我之“人”,梵文原为“特...共同力说特伽罗无我,破斥特伽罗我见,旨在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己,自宰其心,自净其心,令生命升华,社会祥和。   特伽罗无我含义,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四六解释说:“于诸法中特伽罗无我性者,谓非即有法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0338933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六)C

    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』,共有四种译本,世亲Vasubandhu有论释。这部经,也是以菩提心为主体,立「初发心」,「行道心」,「不退转心」,「一生处心」──四位,而加以分别。说到了「十地」,及「十智」...为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乃趣一生处」。  『方广大庄严经』,是大乘化佛传。文义不太明显,然菩萨「熏修七阿僧只」,是「余部别执」,见梁译『摄大乘论释』。五十二种善根,可能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540893.html
  • 三法度论初探

    到另一个存在状态,这实有主体称之为“特伽罗”( pudgala ),此派佛教被批击为“计我实有宗”(注1), 它是“内外道”( anta`...《异部宗轮论》, 主张 特伽罗观学派, 主要是犊子部( Vaatsiiputriiya ), 以及从此部份出去法上部( Dharmottariiya )、贤胄部 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1745888.html
  • 《金版大藏经》史迹考

    部〈 1261) 、天宁寺本 1 部 ( 刷印年代不详〉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后期 , 印送外国 36 部 , 其中广胜寺一部 , 系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 (1261) 雕 印本 ,. 该印本是由...(1229-1242 ) , 由于经历十年战乱之后 , 经版损毁严重 , 由中书省耶律材倡 导 , 雕版片达全藏四分之一。从现存卷册中各类题记来看 是一次规模甚大 , 组织严密 , 分工精细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751868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5)

    就是在有边产生常见,在无边产生断见。先说有边,“彼执实有特伽罗,以为坏灭立空性故。”有些人对佛法所说空性不能正确认识,认为首先有一个实在特伽罗——也就是有情,把有情消除之后也就空了,就是空性。这是一种常见,因为执著有实在特伽罗。还有些人听到佛法说无我道理之后,就以为什么也没有,有情、假我这一切都不存在,“或于无我分别为无&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356519.html
  • 三支作法推理性质探讨

    这四种情况里,同品集(异品)与因法都有重合部分,我们就没有理由说同品定有“只能是M包含于P而不能是M交集P”,同品定有并非“凡M是P”。  如将满足同品定有六种情况都归纳起来,我们便可发现,同...且非S不是M   ~S∩~P∩M=0   其中,“~P”表示概念P集;“P∩M”表示P与M交集;“P∩M>0”表示概念P与概念M在外延上有重合部分,“P∩M=0”则表示两概念在外延上没有重合...

    汤铭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0838314.html
  • 观音信仰探讨

    。《华严经》也说,善财童子参拜观世音,到了怛洛迦山,见“勇猛丈夫观自在,为利众生住此山。”  但到南北朝末朝和隋朝初年后,中国寺院里观音造像出现了女身。后来观音又汉化、儒化为妙善公主而被固定为女身...就是这莲花中心,观音净土就在这里。所以松赞干布就把所建王宫名之为布达拉宫。后来布达拉宫就成为达赖喇嘛居所。布达拉之得名与浙江普陀山之得名一样,是由梵文怛洛迦转译而来。  这里就不能不涉及观音...

    武高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5457693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二课

    ,所谓般若只能在名言中安立,也即名言中可以有这样概念,或有人们所领悟境界,但真正去观察它也不可得。 然后,行持般若者­——一到十地圣者菩萨,或刚刚发心修学般若特伽罗等凡夫菩萨也不存在。为什么呢?因为从人法两个角度来作观察时就会了知:本来人也没有、法也没有,所以行持者特伽罗也不可得。大家都学过《智慧品》,想必都清楚人无我道理,所以行持般若菩萨也得不到。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22250895742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一讲

    可以这样想:一往生到西方净土就能和那么多大菩萨在一起,时时刻刻处在佛菩萨海会当中,那会受多大加持啊!在这个世界里,虽然有圣人,但我们遇到圣者机会寥若晨星。而在极乐世界,像文殊、普贤这样处大菩萨,有无量无边阿僧祇那么多。阿弥陀佛如今已成佛十劫,每一刹那,从十方无数世界中往生的人有多少,何况十个大劫合起来,已经成就了无数处菩萨。那是一股无比巨大力量。所以但愿我能早日处于佛菩萨坛城之中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2835325628.html
  • 学佛纲领 修行指南(上)

    念佛安详往生。倓虚法师著有《念佛论》弘扬净土法门。谛闲法师教他锅匠弟子念佛,虽然没有文化,只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后来预知时至,站着往生了。近代中兴南山律宗弘一大师,“教归南山,行归净土”。一生以...   四川乐至报国寺昌臻老法师反复开示:“学佛应该:以戒律为基础,以般若为先导,以净土为归宿;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。”我们体会,这一重要开示,是学佛纲领,修行指南。本文...

    隆盎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62418583.html